医专讲坛之医学生的能力素质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1日 作者: 浏览次数:[]

    4月16日下午14:30本学期第一次医专讲坛在东配楼成功举办,邀请到护理系基础教研室刘琳老师做了主题为“医学生的能力素质”的讲座。医学生肩负着未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任,加强对医学生的能力素质教育,对其将来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医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科研意识、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应变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能力素质作为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容忽视的,医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能力素质才能迎接21世纪医学发展的挑战,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刘老师的讲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作为医学生的定位,“怕吃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吃苦的人苦一阵子。”学医很苦,首先要清楚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想法不同,定位不同,阶段不同,目标不同,诉求不同,意义不同。第二部分详细地给同学们讲述了医学生需要的基本素质,如: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理想信念,学习理念和能力,基础文化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观察力,逻辑思维和综合判断力,沟通能力等方方面面。

    开讲时,刘老师以自身经历插入到讲座中,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听讲的积极性和热情。使讲座在与同学们的互动中圆满结束,刘老师不仅以自身经历为例子为同学们讲述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同时还把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比作爱情,形象贴切地把这一讲座的主题诠释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听讲的热情。

    刘老师强调作为一名医学生,同学们不仅仅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拥有身为一个医学生的基本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养以及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和高度的责任心。在学习中要有一定的毅力来应对紧张的课程、以及枯燥的课本。在工作中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同时要有一颗顽强毅力的心,做任何事要有恒心、有毅力、有勇气,只有这样,你在做任何事时才能做的更好!

    刘老师谈到一名合格的医学生应该有一颗仁慈的、博爱的心,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道德素养,是集保健提供者、医疗决策者、信息沟通者、社区领导者和服务管理者于一身的“五星级”医生。其必备的核心能力有:救死扶伤所必备的专业能力;对疾病做出准确判断和设计正确治疗方案的临床思维判断能力;与患者和家属以及团队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研究医学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医学学习的能力;运用循证医学原理的初步能力;具有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

    这场讲座使同学们获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了解了很多。同学们纷纷表示会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学习中去,做一名具有较高素养的医学生,救死扶伤,接受21世纪医学发展的考验,为明天的希望播下今天的努力。

上一条:医专讲坛之精神境界与审美人生
下一条:医专讲坛邀请邵同先教授举办讲座

关闭

 
Copyright 2017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龙湖镇双湖大道8号 邮政编码:45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