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工作思路 改进工作方法 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9月28日上午,蔡聚雨院长针对开学以来我院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一个阶段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做了重要讲话。纪委书记吴平才、院学工委、学生处、团委负责同志及各系党总支书记参加了会议。
蔡院长在讲话中指出:一、要明确当前我院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即以学习为中心,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培养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重点,针对当前影响学生成才的主要因素,切实采取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二、要找准工作定位。各职能部门要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和院系两级管理中的职责、定位,明确工作任务,抓好制定政策、组织实施、检查、监督、评价工作,做好参谋、助手,强化服务意识,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强化内部管 理,提高管理水平。各系要着重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在贯彻落实的基础上,结合各系特点和实际,在工作中要有所创新。三、要找到学生工作的抓手和载体。学院大学生修身工程就是下一阶段学生工作的载体,学生辅导员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就是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抓手,要在这些方面多想办法,积极工作。
为贯彻落实蔡院长讲话精神,9月30日上午,学生处、团委召开全体人员会议。会上,大家认真学习了蔡院长讲话精神,并就如何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找准工作抓手,结合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实际,开展了深刻的自我批评和热烈的讨论。学生处王苏芝处长带领全体工作人员,认真总结了本学期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调整工作思路,找准定位,改进工作方法,尽快适应院系两级管理运行机制,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进行了细致的安排部署。会议明确了实施院系两级管理学生处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增强了工作信心,为今后我院学生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处、团委供稿)
2007年新辅导员培训工作圆满结束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适应我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今年我院新聘任专职辅导员20名,并于7月12日至13日对其进行了岗前培训。学院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吴平才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院长蔡聚雨出席培训班结业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
学生处、团委就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辅导员与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对大学生的扶危助困等工作对全体新辅导员进行了培训。心理教研室李慧民主任为辅导员作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的讲座。
这次培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求新辅导员深刻认识辅导员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基本要求,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快速转变角色,做好上岗前的准备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新辅导员表示要站在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度,认识高校辅导员责任之重大,使命之神圣,一定要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努力做好学生工作,为我院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学生处、团委供稿)
我院全面修订学生管理制度
为适应学院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实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暑假期间,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教务处、总务处、财务科、保卫科等有关部门,对我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关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主要有《河南职工医学院学生管理规定》、《河南职工医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定暂行办法》、《河南职工医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暂行规定》、《河南职工医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河南职工医学院省助学金管理办法》、《河南职工医学院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办法》、《河南职工医学院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河南职工医学院推优工作实施办法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生申诉处理办法》等30个管理制度。新学期伊始,新的《学生手册》已发放到全体新生手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正在按照新的管理办法运行。 (学生处、团委供稿)
学生的期盼 我们的责任
新学期伊始,各系党总支和学生工作部门通过召开2006级学生座谈会、深入学生宿舍、教室等形式,调查了解我院学生思想、学习及生活状况,查漏补缺,不断探索贴近学生实际的教育、管理、服务方法,促进我院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通过调查了解到:经过一年来的学习教育,我院2006级学生更加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风气有很大转变,到课率明显提高,第二学期的考试成绩比第一学期明显提高。同时,学生也就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学习方面。1、考试成绩公布的慢,补考复习时间短(开学第一周周五才拿到部分考试成绩,但第二周就要开始补考);2、部分学生反映公布的成绩与自己认为的实际考试情况不符,但不让学生查卷子,学生有疑问,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 3、图书馆开放时间少,希望周六、日开放;4、希望语音室晚上开放;5、外请老师到课的时间不太有保证;6、图书馆专业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图书少,更新速度慢;7、要求实训室在课余时间开放;8、要求夜晚和周六、周日向学生开放计算机机房,以尽量减少学生外出上网;9、多媒体应定期全面检修。
(二)生活方面。1、饭菜价格有点贵;2、生活设备维修不及时;3、食堂用餐太过拥挤,在早餐和午餐这两个时间段(6:50—7:40,11:30—12:30),尤其是早餐近1/3的学生吃不好早餐甚至吃不上早饭。建议学院能够将两个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间错开,这样午餐下课时间也能错开;4、澡堂不能满足大家需要,希望能将开放时间放长,从中午就开始开放。另外晚上学生寝室楼上9:00—24:00停水。
(三)就业方面。1、对就业感到迷茫,压力大,不知道就业方向,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开展职场模拟训练;2、希望进一步了解专升本的情况;3、有同学反映学校提供的继续教育的途径较少。
(四)其他方面。1、学院应加强保卫工作;2、暑期归来,学校无欢迎学生返校的氛围;3、个别学生心理压力过大,造成自卑、自闭,建议学校增加心理辅导人员;4、07级贫困生对资助政策不完全了解,对学费问题仍然存在担心;5、及早在新生中开展职业规划,加强专业理念教育;6、05级外出实习的学生,希望能够得到学校更多的关怀。(学生处、团委、各系党总支供稿)
发挥2006级学生干部作用
指导2007级新生走好大学第一步
随着9月14、15日两天迎新工作的结束,2007级3500多名新生正式成为我院的一员。为了发扬我院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使大一新生迅速适应大学校园生活,消除心理上的陌生感,院学生处、团委在2006级学生中间开展了“进宿舍给学弟学妹送温暖”活动。
15日下午4时在教学一区101教室,学生处王苏芝处长向2006级学生会、团委干部和各班班干部就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及如何从校内外安全、合理安排吃饭和洗澡时间、校园环境和设施、新同学相处、正确对待学校存在的问题、学习问题、大学目标和规划、出行工具和购物注意事项等有关方面为新生解答、指导和提供帮助作了详细的讲解和统一部署,同时要求参加这次活动的学生干部要把2007 级新生反映的问题和意见收集上来,活动结束后,要以班为单位写出活动总结。
2006级的学生干部于15日晚7点至9点进入新生宿舍,解答新生对于学校各方面的疑难和困惑,同时给予新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指导。学院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各方面设施仍需不断完善,在向新生送去关爱的同时,搜集并记录下新生对于学院的要求和建议。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使2007级的新同学,在陌生的新环境中,在细微之处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和关怀,在实际生活上得到了很大的帮助,加强了我院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为稳定正常教学秩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2006级的学生干部得到了锻炼,同学们都反映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活动。(学生处、团委、医学技术系党总支供稿)
做好迎新志愿服务工作 给新同学第一个好印象
当集合的铃声响起,2007级新同学陆续走进教室准备开始军训,我院迎新工作正式拉下帷幕。今年我院新生总报到人数3500余人,迎新志愿服务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学生会、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等在学院统一部署下,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较好的完成了2007年迎新志愿服务工作。
为了做好迎新志愿服务工作,院学生会早在假期就积极和有关企业联系,编写、印刷了5000册面向新生的大学生活、学习导航书——《放飞梦想的地方》,在新生报到时免费发放到每一位新同学手中。同时,学生会还联系企业免费向学校提供了50顶帐篷,在炎炎烈日下,为新生和家长提供了一个清凉温馨的环境。
迎新第一天,大部分2006级的同学还要上课,志愿者成了一大难题。院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同学挑起了重担,但还远远不能满足迎新服务工作需要。在困难时刻,护理专业2006级1、2、3、4、9、10、11、12班的全体同学主动请缨,承担了大量志愿服务工作,各系也纷纷想办法组织人员参加志愿服务工作。
在火车站接待点,由于第一天上午报到学生较多,院办紧急调集的车辆尚未赶到,学生家长情绪比较激动,校礼仪队成员于雅静等同学耐心细致地向学生家长解释,当一些家长不理解、抱怨的时候,于雅静她们眼中含着泪花,但她们转过头去,悄悄的把眼泪擦干,真诚的笑脸,热情周到的服务,一声声“叔叔、阿姨、同学们辛苦了”,赢得了家长们的尊重和感谢。
9月14日的早上6点,校园里就开始热闹和忙碌起来了。走进校门,院、系两级志愿者早早就到达迎新服务点。每当有新同学和家长到校,挂着青年志愿者胸牌的同学就积极上前,新同学的大包小包瞬间被“一抢而光”。他们积极为新生和家长服务,热情接受各种咨询,主动为新生带路,帮助新生办理报到手续。还有许多同学主动做起了兼职“导游”。06级护理系志愿者为了维持报到秩序,在烈日下坚持六个小时不离岗,到下午3点很多人都还没顾上吃饭;大门口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志愿者细致地接待着涌入学校的新生和家长,并认真协助保卫科指挥车辆出入,第一天下来,不少同学到晚上才吃上“早饭”。院大门口两侧的礼仪队同学们保持礼仪站姿,笑迎新生,长达数小时,顾不上喝水、休息,贺慧同学脚上磨出了水疱,仍然坚守岗位,礼仪队同学们的微笑服务成了我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两天下来,校内校外的志愿者脸晒黑了,嗓子喊哑了,眼睛熬红了,腿跑酸了,有的甚至没有正常吃过一顿饭,但大家都毫无怨言。他们用“给同学们第一个好印象”的实际行动,无私奉献,团结互助,圆满完成了我院迎新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展现了我院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学生处、团委供稿)
绿色通道助贫困 创业家园练自强
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确保每位贫困生能顺利报到入学。按照教育部要求,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下,新生报到期间,我院设立了“绿色通道”,对家庭经济困难,入学时不能交付学费的学生,一律通过“绿色通道”先办入学手续。学生处学生资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不仅在新生报到期间,利用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等媒介广泛宣传国家和我院资助政策,还头顶烈日耐心的向新生及家长提供“绿色通道”手续办理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简化“绿色通道”办理手续,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共接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家长500余名;在耐心细致的咨询、解释和进行家庭经济状况诊别的基础上,为200多名贫困生办理了缓交学费和报到等手续,确保了每位贫困生按时顺利注册入学。
为了资助贫困大学生,加强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和帮扶,并锻炼大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学生处组织贫困大学生创建了“创业家园”市场。“创业家园”市场组织了21名2006级贫困生,在2007年新生报到之际,本着“低价销售,服务新生;锻炼能力,自助解困”的目的,进行了为期2天的商品销售,销售赢利全部用于了贫困生的资助。通过两天的销售,不仅为新生提供了方便、价廉、质优的服务,而且使参与该项活的贫困生在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经济补贴的同时,锻炼了其创业能力,增强了对社会的了解。“创业家园”市场的开办,在学生中受到了好评。 (学生处供稿)
我院2007级新生军训工作圆满结束
我院2007级新生军训工作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在河南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学院有关单位、部门的支持下,在军训官兵、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任务,成效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领导重视
为了高质量地完成今年的军训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学院各级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就军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机构、训练经费、军训场地、教官住宿等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及时解决军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院领导及各系领导经常深入训练场检查、指导军训工作。院长蔡聚雨亲临训练现场,看望、慰问训练的教官和学生。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激发了全体教官和学生的训练热情。
二、组织严密
今年军训工作的显著特点是,参训学生能克服各种不利因素,自始至终保持高昂的训练热情。在施训过程中,重点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军训内容。针对今年军训的实际情况,军训工作小组在军训计划和内容上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明确规定各班辅导员每天必须到训练现场,做到军训学生在哪里,辅导员身影就要出现在哪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
(二)把握强度,严格要求。开训之后,部分学生体质较弱,感冒发烧学生较多,无法适应正常的军训。针对这种情况,军训工作小组从实际出发,处理好严格要求与学生身体素质的关系,适当调整训练强度。
(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军训热情。学生处及各系领导老师在军训前和军训中动员学生积极投入军训并及时了解学生思想情况,解决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保障军训工作顺利完成。
(四)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认真抓好训练过程中的安全工作,做到时时讲安全,处处抓安全,防患于未然。在整个军训过程中,未出现安全事故及事故苗头。
三、成绩显著
(一)通过军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增强了国防观念。通过人民军队光荣传统教育,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教育以及基本军事技能训练,使学生对依法接受军事训练、对履行公民的兵役义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正确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国防的关系,增强了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意识、责任感。
(二)通过军训,加深了学生对军队和军人的理解。部队带来的不仅仅是军营严肃紧张的气氛,也带来了教官们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参训学生从军人身上看到了重荣誉、重纪律、严要求、爱集体等优秀品质。
(三)通过军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它教会同学们要齐心协力,才会取得成功;要努力拼搏,才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要团结友爱互助,要有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军训还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国防观念,学习和发扬了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团结协作、不畏困难、连续作战的良好作风,对自身全面成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存在问题
(一) 军训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和深入性还不够,也缺乏对不同特点、不同来源地、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地思想教育和引导。
(二)受学院设施条件的限制,有些军训大纲所规定的科目如实弹射击、军事地形学、野外宿营等内容没有得到落实。
(三)与兄弟院校就军训工作进行学习和交流的不够。 (学生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