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职工医学院学生工作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25日 作者: 浏览次数:[]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生工作委员会
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

各系党总支、各有关部门: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院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我院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为了更好地使心理健康教育贯彻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全过程,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特立足我国、我省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紧密围绕《河南职工医学院大学生修身工程》,制定心理健康教育“3456”型工作模式,即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工作目标”,“四项工作内容”,“五级网络”的工作体系,“六位一体”的工作途径。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河南职工医学院大学生修身工程》,以“3456”型工作模式,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向部分学生的心理咨询和面向个别学生的危机预防与干预,以预防重度心理疾病和防止心因性恶性事故为重点,将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训练方法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健康观念和技能,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技能,提高心理自助能力,增强挫折承受能力,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
二、工作目标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为了减少和避免心理障碍的发生,还应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调适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开发潜能,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工作目标”分别是:
(一)一级工作目标--防治心理障碍:及时地发现心理失常者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预防转化为重度心理疾病和防止心因性恶性事故的发生。
(二)二级工作目标--完善心理调节:帮助学生加强对自我的认识,对他人、社会的了解,学会自我调节,增强挫折承受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情。
(三)三级工作目标--促进心理发展: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所在及影响因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生活风格,从而保持充沛的精力,有效率地工作,全面地发展自己,幸福而有创造性地生活,同时将所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医疗服务实践工作。
一级工作目标是我院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二、三级工作目标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
三、工作内容
(一)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生活变化巨大,必然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强烈的影响。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育从而在大学生的头脑中树立起强大的精神支柱神为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心理学基本知识教育
心理学基本知识的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学基本知识理论的教育,在于提高其认知水平,使其清楚心理素质对自我成长成才的重大作用和意义,了解自身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明确心理素质的基本内涵以及塑造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等,自觉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
(三)良好心理品质教育
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培养教育训练,把心理素质教育的要求内化为大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这既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四)心理健康与卫生教育
心理健康与卫生的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以心理健康为基础的,并包括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的知识与技巧等。通过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诊断标准、提高方法等,积极掌握心理卫生与心理护理的技巧,不断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等。
四、工作体系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是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首先要建立一支由学生、教师、学院心理咨询人员和精神卫生机构专业心理咨询师组成的“五级网络”的工作体系。从纵向来看,既是危机预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由学院制定教育内容和策略向系、班级、学生宿舍贯彻实施,覆盖各个群体和每个学生个体,又形成了从学生宿舍、班级、系到学院的危机快速反应通道,有利于心理危机的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干预。
(一)一级工作网络――宿舍
宿舍一级由宿舍长和热心此项工作的宿舍成员组成。学生心理信息员由各宿舍宿舍长担任,是此级的工作主体。他们在自身心理素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氛围的心理感受和对自身心理危机的预见,是最敏感,最直接的。建立一支宿舍学生心理信息员队伍,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辅导技能,提高他们预见自己和同伴心理危机的能力,通过他们及时发现学生心理状况,及时将有关信息上报、反馈给班级、系或院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为各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及时、主动、正确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打好基础,同时发挥他们的同伴教育作用,让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二级工作网络--班级
班级一级由辅导员、任课老师和学生心理委员组成。辅导员、任课老师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到良好的工作导向作用,如新生入学教育中,通过辅导员应用团体辅导理论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使新生缩短适应期。通过班会去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运用心理健康手段(特别是团体辅导相关理论――群体动力学、社会学习理论、人际相互作用分析)去开好班会,达到班会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契合,完成学生“接纳自我、接纳他人、澄清自己思想困惑、协助他人解决思想困惑”等目标。学生心理自助组织,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良好平台,对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重要作用。学生心理自助组织发挥心理委员、日常工作联络员、非常事件信息员及心理社团成员作用。积极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如心理培训、电影赏析、心理沙龙、心灵茶座等,提高学生的心理自助及助人能力。
(三)三级工作网络――系
系一级由系领导、专兼职学生工作者和系学生会心理部长组成。学生工作队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力军。各系领导、专兼职学生工作者和学生会心理部长同学生接触密切,在接受一定的心理培训后可直接为学生服务,有效地开展心理咨询、思想教育工作。
(四)四级工作网络--学院
学院一级由学院主管领导、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教研室等相关部门组成。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兼职心理咨询人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职业化队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负责全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以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为主开展宣传,培训和心理咨询等日常工作。通过心理普查建立我院大学生心理档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实行全方位,个性化教育。制定较为规范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制度。学生可在心理咨询室中直接与咨询老师面谈。
(五)五级网络--校外专业机构
校外一级由校外专业机构组成。校外专业机构人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坚强后盾。我们将请精神卫生机构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上门专家诊断及业务指导等,对有严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我们转介到相关精神卫生机构,以便及时采取心理治疗、门诊药物治疗或住院治疗等措施。
五、实施途径
工作途径可以归纳为“课堂教学、宣传教育、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危机干预、调查研究”六位一体。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通过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实现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开展个体咨询,帮助学生释疑解惑;通过开展团体辅导,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通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防患于未然;通过开展心理调查与研究,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及特点。
(一)课堂教学
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工作中积极构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心理训练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努力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发挥课程的心理知识普及心理素质培养功能。在开设必修课的基础上,可开设选修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成功心理素质训练》、《求职心理训练》。
(二)宣传教育
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努力营造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以讲座、报告、心理沙龙、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心理知识竞赛等为载体,通过报纸、板报、海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由专兼职心理咨询老师开设心理讲座,如《考试心理辅导》、《成功迈好职场第一步--就业心理指导》、《心理委员的职责与要求》、《大学生人际交往》等心理健康讲座;在每年五月开展为期一周的系列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进行心理影片展、心理图片展、心理论坛、心理剧等活动。
(三)个体咨询
心理咨询是发现心理问题,为学生排疑解惑,进行心理干预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展心理咨询,加强心理教育指导、心理咨询及辅导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心理咨询预约制度、心理咨询人员培训制度、心理咨询人员督导制度等。积极构建发展咨询与障碍咨询相结合,个别咨询、面谈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与网络咨询相结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体系,全方位服务于学生。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把网络作为沟通与了解信息主要渠道的特点,在我院网站学生处心理家园子页面内开设在线咨询栏目、电子邮件咨询等网络咨询服务,拓宽心理咨询渠道,以利于学生及时与心理咨询老师交流、及时解决各种心理困惑。
(四)团体辅导
利用团体辅导开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采取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原则。从个体心理咨询和心理测评中发现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再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以专题讨论的方式,半开放式的,予以在更大范围内解决。通过团体内人际相互作用,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发展良好的适应过程。
(五)危机干预
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努力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积极开展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在大学新生入学之初通过采用科学的心理测量工具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及早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对那些心理困扰较为严重的学生要逐一访谈,并根据访谈情况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帮助或心理干预,实行动态管理。积极构建学院、系、班级、宿舍、医院五级心理防护网络,形成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个人、家庭、学院、社会整合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重在基层。推行班级心理委员制度、院系心理危机学生月报制度、心理异常学生及时报告制度、来访学生心理信息反馈制度等。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系与班级之间心理信息的相互沟通及交流体系。
(六)调查研究
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工作,科学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探寻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规律,总结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水平。每年新生入学开展一次面向全体新生的心理问卷调查,并对其整理分类,排查出重点人群,进行进一步干预。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既要按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规律,开展普遍的调查研究;又要及时针对工作实践中发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门的调查研究,切实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规范性和时效性。
要做好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级工作目标”是方向,“四项工作内容”是基础,全员参与的“五级网络”工作体系是根本,完善“六位一体”的工作途径是保证。坚持“三级工作目标”,是为了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从防治心理疾病向以增进心理健康和发展为主,服务对象从少数人转向是全体学生,参与人员从少数几个专业人员扩展到广大教师和学生;遵循“四项工作内容”,是为了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有的放矢的按照“六位一体”的工作途径开展工作;健全全员参与的“五级网络”工作体系,是为了建立从学生骨干、辅导员到系、部门的快速危机反应机制,建立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到校医院、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快速危机干预通道,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才能实现工作目标,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才能有力量开展覆盖全体学生的工作内容;完善“六位一体”的工作途径,是为了贯彻落实“三级工作目标”,才能实现科研、教学、活动三者有机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调动与吸引广大师生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

 

二○○七年十月十八日

上一条:我院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工作会议
下一条:河南职工医学院学生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的通知

关闭

 
Copyright 2017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龙湖镇双湖大道8号 邮政编码:451191